河南簡短導游詞
我們現在在河南省博愛縣境內,大家看:這里清清的水,碧綠的葉,含苞待放的花朵,剛探出頭的小草,吐出嫩芽的柳條在春風的吹拂下多像一群美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到處都是生氣勃勃,到處都是春意盎然。
到了青天河碼頭了,我們買票上船???,青天河河水特別清,清得能照出人影;青天河河水又特別綠,綠得像一塊翡翠。這里的山也別有特色,有的像動物,有的像人,千奇百怪,姿態萬千。
到河對岸了,我們順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向青天河瀑布走去,山路左邊是一座座披著綠衣的高山,右邊是嘩嘩流淌的小溪。再向前走,我們就會聽見雷鳴般的巨響。走近一看,好大的一條瀑布啊!"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們不禁想起李白的這句古詩。站在瀑布腳下向上望,瀑布多么像一條剪不斷的白練啊!
走過吊橋,繼續行進,我們就來到山頂。這里有許多油菜地。油菜開花啦,這兒一片,那兒一片,黃澄澄,金燦燦。桃花開了,紅得像火,粉得像霞。山頂上,白云繚繞,仿佛觸手可及。站在山頂向下俯視,美景如畫,令人心曠神怡。
今天青天河就介紹到這里,游客朋友們,我們青天河還有許多值得游賞的地方,希望以后有機會我還可以做你的導游。
河南簡短導游詞篇2
如今的少林寺不僅因其陳腐神密的釋教文假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深的少林功夫而舉世聞名,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里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環球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
列位來賓,我們如今要去觀光游覽的地方便是中國禪宗發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布置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創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 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抵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而,少林寺被世界釋教統稱為禪宗祖庭,并在此底子上迅速生長,分外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后失掉了唐王朝的高度器重,贏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少林寺景區照舊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2000年,少林寺景區被國度旅游局首批認定為我國目前最高級----4A級旅游區。少林寺景區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等主要旅游景點。如今的少林寺不僅因其陳腐神密的釋教文假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深的少林功夫而舉世聞名,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里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環球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如今我們起首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掌管僧人和執事僧舉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筑。如今我們起首看到的是:山門:山門便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天子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山門殿臺階下兩側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空門的氣派,又意味著鎮邪與祥瑞,山門外兩側另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各人看,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我們把彌勒佛稱為端莊端莊山門喜看世間燦爛照,笑哈哈迎來人祝愿極樂無量。山門殿佛龕背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掩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寧靜。我們看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是慈云堂舊址,現為少林寺碑廊,它不僅紀錄著寺院的興衰狀態,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討代價,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合計有碑刻108通。
天王殿我們如今看到是第二進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好友三廢棄。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為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世。人們憑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 鐘樓前這塊碑刻為《天子嵩岳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揚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天子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書。反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記敘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攝的歷史根據。
《李世民碑》的北邊是《小山禪師行實碑》,記敘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傳法禪師的經歷和重振少林禪宗的功德。它的反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下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圖像,此碑反應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薈萃之地,表現了三教合流的緊張頭腦。再往北我們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詩: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
大雄寶殿西側與緊那羅殿絕對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內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只履西歸圖。 藏經閣東西兩廂辨別是東禪堂、西客堂,東禪堂是供僧人坐禪的地方,西客堂現為歡迎來賓的場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方丈僧(也便是方丈)起居、生存、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玄月二十九日,乾隆游歷嵩山時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門口東側的鐘為元代鑄造,此鐘只能在遇到緊急環境下方可擊之,起報警作用。達摩亭又稱立雪亭。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銅質達摩坐像,兩側辨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內懸掛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天子御題。提及達摩亭另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釋教經典紀錄:達摩離開少林寺后,有一中國高僧神光也追隨而來,客氣向達摩討教,被達摩拒絕,神光并不悲觀。達摩到石洞面壁坐禪,神光侍立其后,達摩回寺院摒擋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對達摩經心照料,形影不離。對禪師的一舉一動,心悅口服,就如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公元 53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達摩在達摩亭坐禪入定,神光仍舊侍立在亭外,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神光仍雙手合十,一動也不動,第二天早上達摩開定后,見神光站在雪地里,就問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說:求徒弟教授真法。達摩說: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隆紅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鮮血馬上柒紅了白雪,達摩心動,遂把衣缽法器傳給了神光,作為傳法的憑據,并為其取名為慧可。我們如今所說的衣缽真傳的成語故事即源于此。斷臂求法的故事也不停為禪家所傳誦。同時,為紀念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得佛法,人們又稱達摩亭為立雪亭。達摩亭東側的為文殊殿,殿內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下面請各人追隨我去觀光少林寺最高的大殿,當然也是最珍貴的殿堂。千佛殿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盧閣,殿高20余米,面積300余平方米,是寺內的最大佛殿,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毗盧佛(即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龕上懸掛的法印高提匾額是清乾隆天子御書,殿內東、東南、三面墻壁上是明代繪制的500羅漢朝毗盧大型彩畫,出自明代無名畫家之手畫意精美,計劃大膽有很高的藝術研討代價。我們往地上看,殿內磚鋪底面上有4排48個站樁坑,他們是積年少林寺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址,從這些腳坑我們可見少林功夫非統一樣平常。千佛殿東面是觀音殿又名錘譜殿,殿內供奉白衣大士,即觀音菩薩。殿內墻壁上是清中晚期繪制的少林寺拳譜。
千佛殿西面是地藏殿,殿中心供奉的是地藏王,站在地藏王南側的為答辯長老,北側的為道明僧人,殿內南北兩面墻壁繪制的是十殿閻君,西面墻壁繪制的是二十四孝圖。列位朋儕,請各人按原路前往,我們下面觀光的是國度重點文物掩護單位----少林寺塔林。
高一樣平常在15米以下,由一級到七級不等,明塔的崎嶇、大小、層級、形制是憑據僧人生前在釋教的地位、梵學造詣、佛徒數目、威望崎嶇、經濟狀態及歷史條件而定的。 下面我們連續到初祖庵觀光。
如今為各人簡略先容一下初祖庵,初祖庵位于少林寺五乳峰下,在少林寺寺院的背面山坡上,是達摩的后代門生為紀念達摩面壁所建。面積7760平方米,此中初祖庵大殿為宋代典范的木布局建筑,如今為國度級重點文物掩護單位。如今我們乘座索道去二祖庵觀光。二祖庵位于少林寺缽玉峰上,它是少林寺最高建筑,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對望所以又叫南庵。傳說二祖慧可立雪斷壁后曾在此靜養。達摩洞位于少林寺東南的五乳峰上 ,石洞深約7米,高3 米,寬3.5米,從公元527年到536年,達摩在此面壁九年,終成正果,首傳禪宗,成為釋教史上的巨大創舉。這里有明代修建的十方一座,洞兩旁山巖上有歷代名流留下的多處石刻。
接上去我們去觀光少林寺對面的十方禪院。 十方乃正四隅上下十個方位。四正:建有東、西、南、北四座單檐歇山式殿宇。四隅:建有春、夏、秋、冬四座各具特色的景圓。好了,列位游客,少林寺的觀光活動就要結束了,歡迎各人有時機再到少林寺觀光旅游,學拳習武,謝謝。 十方禪院計劃精巧,古樸典雅,它是少林寺主要旅游景點之一。
河南簡短導游詞篇3
陳家溝,一個極其普通的村莊,座落在溫縣城東去五公里的青風嶺上。黃河在村南千古流淌。
青風嶺是一道東西蜿蜓數十公里的土嶺。說是嶺,其實與平地并無二致。只有站在黃河灘,才能看出一點嶺的意思,不過三五丈高的樣子,雨水順嶺而下,積年累月,將嶺坡沖刷成一道道溝壑。土嶺雖不高峻,卻是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了滔滔黃水,保得一方平安。
清風嶺上,坡崖生草,溝畔長樹,芳草萋萋,林木繁茂——一并隨了溝坡起伏。春夏令月,徜徉其中,可聞百鳥和鳴,可見野花斗艷,疑是進了公園,卻又比公園來得自然。秋日,這里天高云淡,風爽氣清;冬天,一場大雪捂下來,天地一白,不見俗物。
嶺南,黃河灘空曠開闊。滿灘的莊稼,綠地毯一般鋪過去,一眼望不到邊,風吹來,碧波蕩漾,令人心曠神怡,榮辱皆忘;待到莊稼收割,黃土裸露,濃重的黃色涂抹了整個河灘,一派蒼涼,又令人頓生天地悠悠、獨立大荒的感慨。再往南,但見大河東去,不舍晝夜;對岸邙山青黛,連綿西走。此處原有陳家溝古渡,過河便是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虎牢關西側,有兩座古城堡,一叫霸王城,一叫漢王城,是楚漢相爭時,項羽和劉邦兩軍對壘的地方。緊挨古城堡,便是伏羲畫卦臺,臺下,黃河洛河二水交匯。相傳,伏羲氏見河洛旋匯有感,于是,“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構演陰陽八卦。
嶺北,一馬平川,土地肥沃,適宜農耕,廛撲地,人煙稠密。特產四種奇物——山藥、地黃、牛膝、菊花,俱有防病祛病之功、延年益壽之效。號稱“四大懷藥”,馳名中外。再往北,便是逶迤磅礴的太行山,但見云霧縹緲,山在有無之間。
陳家溝面虎牢之險,負太行之雄,地勢北高南低,背風向陽。村中有三條縱貫南北的大溝,分稱東溝、西溝和中溝。小溝沒人計數,不知其數。村子不算大,近600戶人家,2500多口人,散居在溝溝坡坡之間,約0、5平方公里方圓。街道隨溝就坡,不規不則,房屋便也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房是瓦房,墻卻有磚砌、有土壘,其間還點綴一座兩座茅草屋,顯然古風古貌。村里綠樹成蔭,溝間多柳,坡上多桐樹、洋槐樹之屬,樹上小鳥唧啁,春來花開,有蜜蜂嗡嗡,有暗香浮動。人家養雞、養羊、養豬,間有養狗,一犬咬,群犬吠;一家雞叫,家家的雞都叫。
飯時,人們端碗出門,圪蹴在街旁,樹蔭下就是飯場。菜是時令鮮蔬,飯卻是各家各樣:中午有鹵面、撈面、大米飯;早晚兩頓,或玉米粥或小米粥,粥中著土產,或南瓜或山藥或紅薯。一邊呼呼嚕嚕吃,一邊唧唧嘈嘈說,家國新聞,鄰里短長,天上神仙事,人間風流話,無所不包,即興話題,隨意發揮。說到高興處,一個個笑得上氣不接下氣,那飯便吃不成。話是永遠也說不完的,飯場就永遠具有吸引力。
這里民風淳樸。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守著腳下的黃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年復一年。
在陳家溝徜徉,看見田里耕作的農民,街頭閑聊的老人,村口玩耍的孩子……,不知怎么就想到了陶淵明的詩句:“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p>
這是一個極不起眼的村莊。比起其他村莊,陳家溝的經濟似乎還略略滯后,因此,外村人提起陳家溝,褒揚者說:古風依舊。貶抑者嘴角迸出一個字:窮。可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标惣覝闲∮U不得,它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有名氣!改革開放以來,本縣、本省、本國人自不必說,和中國人相像的亞洲人,高鼻子、深眼窩的歐美人,一身炭黑、滿口白牙的非洲人,不遠萬里,不惜錢財,偏偏要往陳家溝來,一批一批的,絡繹不絕。在國外,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有個溫縣,甚至不知道有個河南省,卻知道有個陳家溝。這樣的村莊,偌大的中國,能有幾個?
陳家溝魅力獨具。如今,太極拳已經在全世界傳播開來。作為武術,它可以技擊自衛;作為運動,它可以強身健體。這個開始澤被人類的拳種,就是從陳家溝走出來的。陳家溝,孕育了奧妙無窮的太極拳。陳家溝,是中外人士向往、游覽、拜師學藝的“太極圣地。”
這是一個藏龍臥虎的村莊。當地民謠道:“喝喝陳溝水,都會蹺蹺腿?!薄皶粫饎偞髶v碓?!边@個村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幾歲孩童,幾乎人人會打太極拳。自從明末清初陳家溝陳氏九世祖陳王廷創編了太極拳以來,陳家溝代代相傳,名手輩出,傲然屹立于中華武術之林!
陳家溝的習武之風可以追溯到600年前。那時,陳家溝不叫陳家溝,叫常陽村。據《溫縣志》載:“明洪武初年,元鐵木耳守懷慶(懷慶府轄八縣,溫縣其一),明兵久攻不下,太祖遷怒于民,大加屠戮,時溫民死者甚多……。”民間傳說,朱元璋曾經派兵三次血洗懷慶府。明兵所到之處,見人就殺,見房就燒,使得懷府八縣,白骨露于野,千村無雞鳴,三百里方圓,荒無人煙。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又下了一道圣旨:從山西洪洞縣一帶向懷慶府境內移民。
有個名叫陳卜的青年,祖籍山西澤州(今晉城)東土河村人氏,因家鄉連年干旱,莊稼無收,眼看活不下去,只好扶老拖幼,出外逃荒要飯,輾轉來到了洪洞縣,不想正趕上移民,陳卜一家,也被官兵脅迫,一路東南,往懷慶府而來。
這陳卜,便是陳家溝陳氏一世祖。
陳卜為人仗義,古道熱腸,移民路上,時時扶危救困。來到溫縣境內,陳卜和一些移民筑土為墻,結草為房,建起一個村莊。村須有名,大家敬重陳卜,便以他的姓名為村名,立村陳卜莊(今溫縣北冷鄉陳卜莊)。如今村仍在,名依舊,村東北隅水井上的石蓋,村民傳說“是當年陳卜使用過的石碾盤。”住了二年,陳卜嫌陳卜莊地勢低洼,又遷居常陽村。
陳卜精于拳械。他發現附近嶺中多有土匪,便在村中設立武學社,教授子弟,保衛桑梓?!稖乜h志》載:這個武學社,“開陳家溝世代習武之先河?!?/p>
后來,陳家人丁興旺,在村中漸成大戶,陳家武術聞名遐邇,加之村中溝壑縱橫,人們便把常陽村漸漸叫成了陳家溝。
汲黃河之膏澤,納太行之靈秀。明末清初,陳家溝出了一位武學大師,他就是陳卜的九世孫,如今被人們稱為“太極始祖”的陳王廷。
陳王廷(1600——1680年),字奏庭。據(溫縣志)載:“陳王廷于武功一道,出類拔萃;熟讀經史,學識淵博。文事武備,皆卓越于一時?!Ш跎环陼r,報國無門,遂隱居鄉里,創拳遺世?!?/p>
陳王廷時值改朝換代,社會動蕩。他久不得志,晚年干脆閉門不出,潛心研究各家各派武術,較其異同,發其精要。時日既久,心得既多,便萌生創新思想。他在祖傳拳術的基礎上,博采眾家之長,取法《河圖》《洛書》中的陰陽五行之理,結合中醫經絡學說和導引、吐納之術,創編了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特色的新拳種。他名之為“太極拳”。
此后,陳王廷又把太極拳的招式化入各類武術器械中,依照太極拳原理,創編了刀法、槍法、劍法、棍法、锏法和雙人推手、雙人粘槍等等。也分別以“太極”名之。其中,雙人推手解決了不用護具也可以練習徒手博擊的技巧和技術問題。雙人粘槍在拼刺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陳王廷創編的太極拳和太極推手,在我國武術史上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造性成就。
“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下《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種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欠官糧早完,要私債即還。驕諂無用,忍讓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顛。常洗耳,不彈冠,笑煞那萬戶諸侯,兢兢業業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機關,識破邯鄲。陶情于漁水,盤桓乎山川。興也無干,廢也無干。若得個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聽其自然。那管它世態炎涼,權衡相參。成也無關,敗也無關。不是神仙,誰是神仙?”
穿越歲月的塵煙,我們仿佛看到一代宗師輕吟自己寫下的長短句《敘懷》,漫步在陳家溝的林木間。他一定神態安詳,心境閑適,也有些許的無奈,正如陶淵明。
陳王廷創編的太極拳傳下來了。陳家溝陳氏代代相傳,代代出名手?!按蠛幽媳毖匀ㄕ撸卦魂悳弦病?。
陳王廷的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思想也傳下來了。陳氏后人不事張揚,只在族內演練,外界只知道陳家溝有一種拳,名叫太極拳,那拳很厲害,可是難見“廬山真面目”。斗轉星移,漫漫100多年,太極拳不出陳家溝。
清道光年間,河北永年人楊露蟬把太極拳帶出了陳家溝。他在陳家溝學得了太極拳后,到北京教拳,由此,太極拳在社會上傳播開來,并逐步衍變為楊、吳、武、孫四大流派,譽享九州。說起太極拳,世人只知楊、吳、武、孫,不知有陳。
作為源流的陳氏太極拳,依然蟄伏在陳家溝的溝溝壑壑之間,“養在深閨人未識?!比欢篱g凡事,有一失必有一得。惟其如此,陳氏太極拳原汁原味,獨獨保持了其剛柔相濟、快慢相間、蓄發相變、躥蹦跳躍、松活彈抖等特色。還有,太極推手中的挽花、定步、活步、大捋、花腳步(亂踩花)五種對練法,唯陳氏太極拳保留全貌。其他流派只練定步一法,其余四法不傳。
陳家溝依然故我。人們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來時種田,閑來時練拳。拳練成了,有的便出去走鏢,在刀尖上討生話;老了,便歸耕故里,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閑了,人們便說他們的陳家溝,陳家溝的太極拳……
綠樹掩藏的陳家溝,兩步一個故事,三步一個傳說,走上五步,就是一段太極拳歷史。在村中盤桓,如同在太極拳歷史的隧道里穿行?!獤|大溝是個清幽的去處,一溝的柳樹,“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當年,陳王廷就在這里造拳;村南頭有一所故宅遺址,當年陳氏十一世,年方十五歲的孿生兄弟陳恂如、陳申如,從這里出發,夜奔北平皋村,殺得山東幾十個響馬喊爹叫娘,束手就擒;村西玉皇廟如今紅墻黃瓦,一派肅穆。當年,陳氏十二世,八十老翁陳敬柏,在這里被逼無奈,一掌劈死兇僧“黑貍虎”;如今的太極武術館,當年是陳氏家廟廣場,陳氏十三世,耄耋老人陳公兆,為救百姓和官員,奮力掀翻瘋牛;還是在家廟廣場,當年陳氏十四世陳長興,站在戲臺前看戲,立于千百人中間,無論眾人如何推、揎、擁、擠,他腳步絲毫不動,“凡近其身者,如水觸石,不抗而頹?!睍r人稱他是“牌位大王”;陳氏十五世陳耕耘,保鏢走山東,力戰賊魁,一舉全殲,萊州百姓勒石紀念,引得一代梟雄袁世凱派人尋至陳家溝,延他前去教拳;陳長興的高徒楊露蟬,當年棲身的土屋和窺拳的斷壁,至今猶在。他開始是偷學,然后到西大溝的大皂角樹下悄悄練習,大皂角樹而今虬枝如鐵,冠蓋如云,據說,上面住有神仙,楊露蟬就是沾上了仙氣,才練就了一身太極功夫;“楊露蟬學拳處”的北邊街口,就是當年陳氏十六世陳仲甡、陳季甡兄弟大戰“大頭王”的地方?!按箢^王”驍勇異常,無人能敵。他率兵前來搶掠,被陳仲甡一槍挑于馬下,陳季甡臘木桿一橫,捺住頭顱,眾鄉勇一涌而上,取了首級?!?/p>
走在陳家溝的街道上,讓人感到武風濃郁,好手遍村。低矮的土屋里,曾經住過一位豪杰;簡陋的院落內,曾經產生過一位英雄……。甚疑惑,眼前,圪蹴在街旁吃飯的農民,閑坐在村口的老者,會不會就是一個身懷武功絕技的高人呢?解放初期,駐村工作員張北方在陳氏十八世陳照旭家食宿,兩人熟了。有一天吃了飯往外走,張北方說:“都說你十分本事,露一手叫咱看看?”陳照旭當時手掂煙袋,腳靸布鞋,說:“我有啥呀?!睆埍狈揭晦D身,陳照旭不見了,一看,他坐在丈把高的門樓上,正悠悠地吸煙呢。
就是這些一身土氣的莊稼漢,一旦走出陳家溝,便令世人刮目相看。
1928年,陳氏十八世陳照丕身穿粗布衣,肩背布包袱來到北京,應武林人士之約,在宣武門立擂,連打十七天,逢戰必勝,無一敗績。自此,世人方一睹陳氏太極拳的風采,贊嘆:“陳家溝人厲害!”1929年,陳氏十七世陳發科,腰別長桿煙袋,在北京與眾多武林高手較技,擲放跌打,威力驚人,被北京武術界尊為“拳術大師”,“太極一人”。當時著名武術家楊季子有詩云:“都門太極舊尊楊,遲緩柔和擅勝場。不意陳君標異幟,纏絲勁勢特剛強。”
改革開放后,世人似乎才發現了陳家溝。有人驚呼,發現了“太極桃花源”!
近三十年來,陳家溝一代太極新人茁壯成長。拳技非凡的陳小旺、當代“中國十大武術名師”之一的陳正雷、拳傳四海的王西安和被譽為新加坡太極拳開山人的朱天才,人稱“四大金剛”,蜚聲海內外。
還有陳小星、陳世通、陳慶洲、陳長留、陳照森、陳桂珍、陳素英、陳春愛……一大批太極俊彥。名揚中華武壇。
人們更把陳小旺的子侄陳炳、陳自強、陳鵬飛等七人,稱為“陳氏七龍?!卑殃愓椎娜齻€子女陳娟、陳斌、陳媛媛譽為“太極三星。”……如今,陳家溝陳氏二十世、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雖然年紀輕輕,但已經在國內外大賽和太極文化交流活動中嶄露頭角。可謂:“世代人才出不盡,紀元新辟有強弓?!?/p>
自1981年3月以全日本太極拳協會會長三浦英夫為團長的武術團隊訪問陳家溝以來,目前,陳家溝已接待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批來訪武術團隊。
自1983年5月陳正雷、王西安等訪問日本以來,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四大金剛”和大批太極好手,頻頻應邀出國講學傳拳,足跡遍及五大洲,開創了陳氏太極拳走出國門,與國際武術界交流對話的新局面。
目前,全世界習練太極拳者有1億5000萬之眾,并且人數還在以強勁的勢頭增長。太極拳,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武術運動,已經成為在世界上叫得響的中國品牌,已經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民族情結。
發祥于陳家溝的太極拳,真是風光無限。
于是,關于太極拳的研究和討論,熱鬧且熱烈。
太極拳是什么?有人說是“一種狀態”。有人說是“一個過程”。有人說是“一種情緒”。有人說是“一個境界”……。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越是說不清才越有底蘊。——正如一部《紅樓夢》。但說太極拳是“哲拳”,乃是所有人的共識。
陳王廷用現象界無所不包的宇宙法則“太極”來命名拳種,已經表明了太極拳的哲學背景。太極本無極,無極即太虛。古人認為,原始混沌的太虛是無極之境,無極之境是靜止的,意理行而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兑住吩唬骸耙魂幰魂栔^道?!薄瓣庩枴笔枪糯軐W的代名詞,用來說明一切事物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對立統一規律。一套太極拳,剛柔相濟、內外協調、上下相通、快慢相間,形意結合、順逆纏絲,招招勢勢無不具陰陽之理,順乎自然。
但是,如果停留在從形與性上來定義或詮釋太極拳是“哲拳”,那么,也還是不夠。體現太極拳是“哲拳”,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它可以陶冶人。蘊含在太極拳中的太極哲理:平衡、和諧、質能互轉……以及它在高度矛盾中體現出來的超然化境,久習并領悟,自然也是必然地會溶入習練者的生命軌跡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修身養性,完善自我,向更高的人格境界攀升。具體說來,將太極哲理貫穿到自我全人格并引領自我全人格,自會立身中正,虛懷若谷,明事理,識大義……。這應該就是人們所說的“人拳合一”,“太極精神”。
博大精深、玄奧玄妙的中國傳統文化,全在這個越品越有滋味的太極拳里了。
不管外界對太極拳如何宣揚、贊揚,陳家溝始終是平靜的,波瀾不興。人們種田便種田,練拳便練拳,一切似乎與他們無關。
陳家溝,依然是陳家溝。
在陳家溝,太極拳,依然是太極拳。
不以物喜,不為勢動,這是飽經滄桑后的從容,大徹大悟后的篤定。陳王廷遺風猶存。300多年的太極拳傳承,300多年的太極文化積淀,造就了今天的陳家溝。
陳家溝自有獨特的風采。學校里不僅有朗朗的書聲,更有練拳的身影。體育課,主要內容就是教授太極拳。孩子們放學回家,常被父輩叫過一旁:“走趟架我看看?!本毢昧?,興許會領幾聲夸獎;練不好,隨時指撥,免不了挨幾句數落;家長有脾氣躁的,幾次糾正不過來,一急,巴掌響到了孩子的屁股上。有女人正做著飯,忽然點手叫丈夫:“這一勢該咋個化?”兩人比劃開了。忽然又是一聲叫:“哎呀不好!”一看,飯煮糊了。飯場上,說起拳,滿口濺星,一時興起,放下碗,“刷刷”就是幾個動作。在田里干活兒,這個說:“纏腕跌法這一招,輕輕逆纏,借力打力,用個朋勁就中了?!蹦莻€說:“不對吧,得用捋勁?!庇辛藸幷摗!皝恚鸶鹗帧!惫ぞ咭蝗樱驮谇f稼地頭,你來我往演試……
夜晚,清風嶺上一溜兒幾十個村莊,人安枕榻,雞棲于塒,都睡了。陳家溝卻醒著。樹林中,溝坡間,院落里,到處都是練拳的身影。那拳柔起來如春溪東去,水流潺潺;剛起來若虎嘯山林,龍起淵澤……。拳道深厚的人,一聽拳風,便知道練的是二路還是一路,大架還是小架,甚至知道練者達到了幾層功夫。
黃河灘則是另一番景象,但見人影憧憧,一對對面對面,手搭手,你進我退,我進你退,有人跌倒了,有人往起爬。這是在練推手。雙人推手是檢驗拳勢正確與否、肌膚靈敏程度和徒手博擊的有效途徑,但是難免摔跟頭。灘地的黃沙,軟軟的,柔柔的,人跌上去,簌簌然壓一個坑,不挫皮肉,不傷筋骨,縱然頭上腳下栽下去,依然毫發無損,僅沾滿頭滿臉黃沙。不少人直練到夜露降臨、雄雞初啼方回。陳家溝人說:“練拳,還是夜里長功夫?!?/p>
一套拳打了300多年。
因為長期習拳,陳家溝村人健康、壽長。清乾隆60年,高宗皇帝在皇宮太和殿舉行“千叟宴”,宴請全國80歲以上、有德有才、兒孫滿堂之人。千位老人中,陳家溝占得兩位:85歲的陳善和88歲的陳毓英?,F今,陳家溝80歲以上的老人有近百位,個個鶴發童顏,神清氣朗。
河南簡短導游詞篇4
相聚是一種緣分,我希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里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為這段旅程留下一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接下來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現在的時間是7:30。我們從鄭州火車站出發沿高速公路途經許昌、漯河,大約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就到了我們今天的旅行目的地―?岈山。
駐馬店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部是低山丘陵,東部為廣闊的平原。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780萬。駐馬店地區位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交匯地帶。107、106國道和京廣鐵路縱貫南北,行程了以駐馬店為中心,公路,鐵路,航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脈絡具有承東啟西,南北通融之便。
朋友們,馬上就到駐馬店?岈山小區了,接下來我向大家先介紹一下概況,?岈山位于駐馬店遂平又名嵯峨山,八寶玲瓏山。相傳這里過去沒有山,而是一片中原。按古時的說法,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掌管本地風調雨順的神仙,這里的神仙叫?岈,當時他很年輕,有一年這里遭遇水災后,他沒有辦法回到天庭,吧王母娘娘后花園的石頭一塊塊的仍下來,記過天上的石頭壘成這座山救了水中的百姓。后來玉皇大帝為了獎勵他的愛民之舉,就以他的名字給這座山封名―?岈山。?岈山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以供的面積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國家級地質公園,4級景區,?岈山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區位優勢的?岈山優勢與華山之險,峨眉之秀,雁蕩之幽,奇險奧幽四大特點享有“華夏盆景”江北石林之美譽。
好了,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岈山風景區,整個景區分作蜜蠟山、南山、北山、六峰山四部分,景區的精華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了蜜蠟山部分,請大家注意看湖對面這座獨立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越百丈,就是蜜蠟山峰了。為什么去這樣一個名字呢?據說這里滿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兒招來很多蜜蜂在此菜花釀蜜,釀的蜜多,又沒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縫里,每到夏季,經太陽的強烈照射,蜂蜜被曬化后都流了出來,整個山的外表就好像途了一層厚厚的蜜蠟,所以人們吧這座山取名為“蜜蠟山”。附近的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藥,放羊時,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喝,聽起來是在是個令人向往的地方。山腳下的這個湖叫“秀蜜湖”。經過秀蜜湖,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好漢坡”,為什么叫好漢坡呢?因為蜜蠟山體陡峭,中間沒有斷層在1990年春天的時候以為寶島游客來?岈山游玩,走累了就坐下來休息,無意間回頭看了蜜蠟山這個狀況不由感慨:“不要說前面那個大坡了,就是近處的這個小坡準能爬上去就是好漢,我賞他8000臺幣,山下的一位山民聽到后,光著兩只腳一會功夫就到了山頂,這位寶島游客給了這個山民8000臺幣,后找人寫了“好漢坡”三個字,這就是好漢坡的又來了。
說話間我們已經過了石人洞,舞陽洞,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岈山四大奇觀的飛來石,看過《西游記》的朋友們都知道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開一次蟠桃會,傳說有一年的蟠桃會介紹后各路神仙都在為王母娘娘祝壽,這是一只調皮的猴子跑到供桌偷了一個蟠桃,拔腿就跑,正好被王母娘娘的一位仙女發現了,這個仙女就撿了塊石頭向猴子砸去,猴子一驚,桃子就順手丟了,不偏不遠恰好落在了我們面前這座山頭上,,大家看一下這座獨立的山頭像不像一個猴子?并且摔裂了一條縫,而砸猴子的那塊石頭恰好落在了峽谷的頂端,所以取名飛來石。步入石猴過猶如進入了一個猴子的溫馨家園,三只猴子,其樂融融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和諧的家庭場景。
大家眼前的這尊猴石山谷全世界迄今發現的最大最逼真的石猴。站在蓬萊洞看猴石,就好像是一對年輕的情人擁擠在一起,在蜜蠟湖地點觀看似大猴背小猴的猴背猴狀,可謂一石三鳥?,F在我們看見?岈山上最有特使經管一線天,他高10米,長20多米,寬30厘米。人們從里面抬頭看天只能看到一條先故名一線天。
河南簡短導游詞篇5
各位來賓,我們現在要去參觀游覽的地方就是中國禪宗發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創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0_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稱為“禪宗祖庭”,并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
現在的少林寺不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里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區還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20_年,少林寺景區被國家旅游局首批認定為我國目前最高級----4A級旅游區。
少林寺景區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等主要旅游景點。
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筑。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
山門: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山門殿臺階下兩側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征著鎮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我們把彌勒佛稱為“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無窮”。
山門殿佛龕后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我們看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是慈云堂舊址,現為少林寺碑廊,它不僅記載著寺院的興衰狀況,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計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錘譜堂,這里回廊一周42間,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術的緣起、發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跡、武術活動等內容,共陳展14組216個錘譜像。有坐禪、跑經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練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帥出征、月空法師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習拳練武等。俗話稱:錘譜堂里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這些塑像姿勢就可以練習少林功。
天王殿 我們現在看到是第二進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0_年被石友三燒毀。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為“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間。人們根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
大雄寶殿 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0_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這是1985年重建的。該殿是面闊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內正中供奉的為現世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為過去佛----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墻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墻后壁懸塑的是觀世音。少林寺大雄寶殿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的不同之處在于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被稱為少林寺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另外,在該殿中間有兩根大柱下還有麒麟雕像,預示了禪宗佛教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大雄寶殿前兩側的建筑為鐘、鼓二樓,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原建筑毀于1920_年的兵火,1994年進行了重修,它們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們常說的“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
鐘樓前這塊碑刻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0_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攝的歷史依據。
《李世民碑》的北邊是《小山禪師行實碑》,記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傳法禪師的經歷和重振少林禪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圖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薈萃之地,體現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們看到的是清乾隆20_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詩: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
大雄寶殿東側的殿宇是緊那羅殿,重建于1982年,內塑的緊那羅王是少林寺特有的護法神。這里展示了緊那羅王的報身、法身、應身三種不同的形象。
大雄寶殿西側與緊那羅殿相對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內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只履西歸圖”。
藏經閣 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毀于1920_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內供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于1996年揖贈的漢白玉臥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臺下有一口大鐵鍋,是明代萬歷年鑄造的,據說是當時少林寺和尚用來炒菜用的小鍋,從這口鍋內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復當時的昌盛與繁榮。
藏經閣東西兩廂分別是東禪堂、西客堂,東禪堂是供僧人坐禪的地方,西客堂現為接待賓客的場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也就是方丈)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歷嵩山時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門口東側的鐘為元代鑄造,此鐘只能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方可擊之,起報警作用。
達摩亭 又稱立雪亭。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銅質達摩坐像,兩側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內懸掛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題。說起達摩亭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佛教經典記載:達摩來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國高僧神光也追隨而來,虛心向達摩求教,被達摩拒絕,神光并不灰心。達摩到石洞面壁坐禪,神光侍立其后,達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對達摩精心照料,形影不離。對禪師的一舉一動,心悅口服,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達摩在達摩亭坐禪入定,神光依舊侍立在亭外,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神光仍雙手合十,一動也不動,第二天早上達摩開定后,見神光站在雪地里,就問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說:“求師傅傳授真法。”達摩說:“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隆紅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鮮血頓時柒紅了白雪,達摩心動,遂把衣缽法器傳給了神光,作為傳法的憑證,并為其取名為“慧可”。我們現在所說的“衣缽真傳”的成語故事即源于此?!皵啾矍蠓ā钡墓适乱惨恢睘槎U家所傳誦。同時,為紀念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得佛法,人們又稱“達摩亭”為“立雪亭”。
達摩亭東側的為文殊殿,殿內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下面請大家跟隨我去參觀少林寺最高的大殿,當然也是最珍貴的殿堂。
千佛殿 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盧閣,殿高20余米,面積300余平方米,是寺內的最大佛殿,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毗盧佛(即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龕上懸掛的“法印高提”匾額是清乾隆皇帝御書,殿內東、西北、三面墻壁上是明代繪制的500羅漢朝毗盧大型彩畫,出自明代無名畫家之手畫意精美,設計大膽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我們往地上看,殿內磚鋪底面上有4排48個站樁坑,他們是歷年少林寺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址,從這些腳坑我們可見少林功夫非同一般。
千佛殿東面是觀音殿又名錘譜殿,殿內供奉白衣大士,即觀音菩薩。殿內墻壁上是清中晚期繪制的少林寺拳譜。
千佛殿西面是地藏殿,殿中間供奉的是地藏王,站在地藏王南側的為答辯長老,北側的為道明和尚,殿內南北兩面墻壁繪制的是“十殿閻君”,西面墻壁繪制的是“二十四孝圖”。
各位朋友,請大家按原路返回,我們下面參觀的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塔林是歷代少林寺高僧的墳塋,總面積14000余平方米,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林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磚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其余為清塔和宋代不詳的塔。少林寺塔林是我國現存古塔群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古塔群,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級到七級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層級、形制是根據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學造詣、佛徒數量、威望高低、經濟狀況及歷史條件而定的。
少林寺塔林中的名塔有: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的法玩禪師塔,宋宣和三年(公元1120_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西唐塔,明萬歷八年(公元1580年)的坦然石塔,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元代(后)至元五年(1339年)修造的菊庵長老塔等。塔林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史、雕刻、書法、藝術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貴寶藏。
下面我們繼續到初祖庵參觀。
現在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初祖庵,初祖庵位于少林寺五乳峰下,在少林寺寺院的后面山坡上,是達摩的后代弟子為紀念達摩面壁所建。面積7760平方米,其中初祖庵大殿為宋代典型的木結構建筑,現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我們乘座索道去二祖庵參觀。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缽玉峰上,它是少林寺最高建筑,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對望所以又叫南庵。傳說二祖慧可立雪斷壁后曾在此靜養。
達摩洞位于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 ,石洞深約7米,高3 米,寬3.5米,從公元520_年到536年,達摩在此面壁九年,終成正果,首傳禪宗,成為佛教史上的偉大創舉。這里有明代修建的十方一座,洞兩旁山巖上有歷代名人留下的多處石刻。
接下來我們去參觀少林寺對面的十方禪院。
少林寺對面少溪河南岸就是石方禪院,建于正德七年(1520_年),清順治十年重修,為寺院郵亭,是行腳僧人住宿的地方,1958年倒塌,1993年重修。新建的十方禪院與過去不同,是一組新的佛教禪景-----五百羅漢堂。
十方乃正四隅上下十個方位。
四正:建有東、西、南、北四座單檐歇山式殿宇。
四隅:建有春、夏、秋、冬四座各具特色的景圓。
十方禪院設計精巧,古樸典雅,它是少林寺主要旅游景點之一。
好了,各位游客,少林寺的參觀活動就要結束了,歡迎大家有機會再到少林寺參觀旅游,學拳習武,謝謝。
河南簡短導游詞篇6
大家好!
鄭風苑景區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區東部風光旖旎的鄭韓故城之畔,溱水之濱,長1.2公里,占地面積1000余畝(水域面積200畝),有鄭風苑、鄭聲苑、歷史名人苑和游樂園四大部分組成,主要有樂水亭、鄭風閣、鄭國東門、荷花仙子像、鄭聲苑、琴瑟宮、九曲流英、歷史名人苑等景點。免門票費!
該景區于2002年7月建成開放。苑內河橋路相連,林水亭相映,吃住游相配。鐫刻有《詩經·鄭風》的奇石,形態各異;匯聚中國南北方名品的荷花,千姿百態,亭亭玉立;氣勢恢宏、妙趣橫生的壁泉飛瀑,使人猶處深山峽谷;造型別致的情侶小屋,令青年男女留連忘返;兒童樂園中歡聲笑語,樂趣無邊;釣魚臺上寧靜安逸,遮蔭避雨;亭臺軒榭造型各異,古樸典雅;“東周列國志石欄”堪稱中華一絕;在琴瑟宮要以欣賞到2000多年前的鄭國風情舞蹈表演及編鐘、古箏等樂器演奏,繞梁三日,意韻悠遠;登上鄭風閣,四周風光盡收眼簾,窯洞餐廳古香古色,頗具有黃土高原風情。
鄭風苑以她美麗的自然風光、膾炙人口的鄭風詩歌和那纏綿悱惻的愛情傳說故事,使這里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愛情圣地,被譽為“東方伊甸園”、也有人叫‘愛情公園’。在這里可以作詩經覓蹤之旅,品味東方古典愛情的甜美;也可攀巖戲水,蕩舟垂釣,盡情領略她優美而迷人的風情!
河南簡短導游詞篇7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們得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咱們此次旅行的導游員崔邦峰,大家可以叫我小崔或崔導,相信有小崔的陪同大家一定會玩的開心游得快樂,坐在我身邊的是咱們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有著多年的駕駛經驗和嫻熟的駕駛技巧,安全問題大家盡可以放心,我和王師傅很榮幸也很樂意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向我們提出我們會盡可能慢走大家的合理要求。
相聚是一種緣分,我希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里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為這段旅程留下一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接下來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現在的時間是7:30.我們從鄭州火車站出發沿高速公路途經許昌、漯河,大約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就到了我們今天的旅行目的地。
駐馬店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部是低山丘陵,東部為廣闊的平原。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780萬。駐馬店地區位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交匯地帶。107、106國道和京廣鐵路縱貫南北,行程了以駐馬店為中心,公路,鐵路,航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脈絡具有承東啟西,南北通融之便。
朋友們,馬上就到駐馬店小區了,接下來我向大家先介紹一下概況,?酷?山位于駐馬店遂平又名嵯峨山,八寶玲瓏山。相傳這里過去沒有山,而是一片中原。按古時的說法,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掌管本地風調雨順的神仙,這里的神仙叫?酷?,當時他很年輕,有一年這里遭遇水災后,他沒有辦法回到天庭,吧王母娘娘后花園的石頭一塊塊的仍下來,記過天上的石頭壘成這座山救了水中的百姓。后來玉皇大帝為了獎勵他的愛民之舉,就以他的名字給這座山封名―?酷?山。?酷?山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以供 的面積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國家級地質公園,4級景區,山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區位優勢的山優勢與華山之險,峨眉之秀,雁蕩之幽,奇險奧幽四大特點享有“華夏盆景”江北石林之美譽。
河南簡短導游詞篇8
接下來我把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現在我們正行駛在京珠高速公路上,大約需要三個半小時,我們就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享有中州盆景之美譽的?岈山風景區。
現在,我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河南的概況??赡艽蠹叶贾?,古時呢,把天下分為九州,河南為豫州,獨具九州之中,故稱“中州”。而現在許多河南人喜歡把行、可以等詞匯說成是中就來源于這里了。全省土地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分17個省轄市,下轄88個縣和21個縣級市,省會為鄭州。河南不僅平原遼闊、氣候濕潤、土質肥美堪稱我國農業大省,而且還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經濟逐漸迅速發展。交通方面,中國鐵路網的兩條中軸線路――隴海線和京廣線分別從東至西、從南至北從河南的中部通過,鄭州是全國鐵路網的中心。另外,河南還是國家重要公路、航空線的貫通之處,是南來北往,西去東行的必經之地。因此,不論陸路或空中交通,河南與全國各地的社會、經濟、文化聯系都十分方便,處于全國交通輻輳的中心地位。
此外,河南還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就建都在陽城鎮,也就是現在的登封告成鎮,還有距今八千多年的新政裴里崗化,三千多年的?都以及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大河村遺址等。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內建都和分封諸侯。在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僅河南就占據了四個,它們是:十三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殷開封、殷商國都安陽、鄭州。河南地處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有四千年與這里緊密相連。所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這里一直是中國的文化軸心,長時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焦點。無數杰出人物在這塊土地上縱橫馳騁,激蕩起多少歷史風云。
游客朋友們,景區馬上就要到了,現在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景區的概況。?岈山,位于河南省遂平縣城西25公里處。系伏牛山東緣余脈,又名?峨山,玲瓏山,因奇峰異石,犬牙交錯而得名。因山勢險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外?岈山還是國家四A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
現在景區就要到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進山注意防火,照相時注意安全。等師傅把車停好以后,請大家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關好車窗,記清我們的出牌號,隨我一起下車游覽!
河南簡短導游詞篇9
開封動蕩的歷史,也早就了開封的文明,在波濤洶涌的黃河之中又有怎樣的歷史人物,永垂青史,成為開封人民永恒的記憶呢?
在開封的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歷史名人,而在中國古代最為人們知道的就是北宋建都開封的時候出現的兩個人,一個是包拯(包公),另一個就是著名的楊家將,這兩個人物目前在開封都有它的歷史遺存,有包公祠和開封府,在開封府里面還可以看到一直留到今天的開封府題名記。這個開封府題名記是北宋建國100多年以來,歷屆在在開封擔任府尹的人的一個簡歷介紹,實際上就是北宋都城的最高行政長官的一個花名冊。其中有一個凹陷的地方,據說這就是包拯他曾經在59歲時,擔任過開封府尹,因為開封當時是北宋的都城,開封府尹就是京城的最高長官了。但他的名字現在已經看不見了,只有一個凹陷的槽,。據說這個開封府的題名記是后世的老百姓在參觀的時候都用手去摸這個包公的名字,包公的名字就被摸凹陷下去了,到南宋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凹槽,其實包拯在開封只做了一年的多的府尹,人們之所以懷念包公是因為他在開封擔任府尹期間 ,要求把開封府大堂的正門大開,允許老百姓自由上公堂告狀,另外他懲治的都是京城的貪官,富豪,惡霸,剛正不阿,為民除害,所以深受百姓的愛戴。
另一個在開封流傳很廣的就是楊家將,在開封有一個天波楊府是紀念楊業和他的子孫抗擊當時的契丹人的故事。
河南簡短導游詞篇10
各位朋友上午好。歡迎大家來駐馬店旅游。我是駐馬店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叫趙肖林,大家可以叫我小趙。今后呢,我就是大家的朋友和家人了,相信有了小趙的陪伴,咱們的旅程一定會更精彩。站在我旁邊的是咱們的司機老牛,人如其名,牛師傅的車技也是相當牛的,所以大家可以盡情享受著一路美景。
親愛的朋友們,咱有緣千里來相會,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在以后的旅行中大家要相敬相愛,互幫互助,相信您一定會不虛此行的。朋友們,我們現在正行駛在京珠高速公路上,大約三個半小時,就到了駐馬店。相信大家初次來到駐馬店,那我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沿途風景。我們的大巴車現在正行駛在具有中華第一古都之稱的新鄭市內,那下面我就要考考大家了,誰知道新鄭最有名的特產是什麼?“金絲棗”(游客回答)?!皩Γf得很對,那又有誰知道新鄭棗何以取名為金絲棗嗎?”那是因為新鄭種棗歷史悠久且品種優良。產的棗顆粒飽滿多汁。最為神奇的是把此棗這麼一擰便可以扯出絲來,故美其名曰“金絲棗”。金絲棗營養豐富,被稱為“水果之王”,是適合中老年人和女士朋友的首選產品。同時,新鄭還有兩大代表品牌產品:“好想你紅棗片”和白象方便面同樣全國有名。好的,朋友們,隨著車子的前進,咱們以經來到了許昌市內,許昌又名“蓮城”,說起許昌,不得不說一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雄渾的三國文化,三國文化的代表是曹操送別關羽之地灞陵橋和關羽,夜讀之地春秋樓以及現今猶存的曹丞相府。另外呢許昌還是煙草之都,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來許昌體驗一番,相信定會大有裨益的。好的朋友們,看完了許昌下面一站呢對美食愛好者來說可要注意了,朋友們誰知道“打造中國肉類第一品牌”是什么集團的口號?地球人都知道是中國馳名商標——雙匯,所以我們現在到達的是具有中國食品名城的漯河市 ,同時還有享有盛名的南街村集團的總部也駐扎在漯河市內,包括世界五百強企業可口可樂公司、百事可樂公司、中糧公司都在漯河市投資大量股份,是不是有心動的朋友想要來這里大飽口福呀!開個玩笑,朋友們相信有了這一路的期待,您一定想要對駐馬店有更迫切的了解,不久之后我們就到了此次的目的地,現在我先大體介紹一下駐馬店市概況,讓您對此次的旅程多一份期待,多一份了解。
駐馬店因為古代設立驛站而得名,古時為官員??啃菹⒑驼{換馬匹的地方。從此處可以看出駐馬店歷來為交通要沖且在中國古代扮演著南北溝通的重要作用。說起咱駐馬店的名氣不得不提及一位歷史名人—唐明皇的老婆楊貴妃,有詩為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毕氘斈暌皇窃垴v馬店,楊貴妃如何吃得上新鮮的荔枝。駐馬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論歷史悠久,駐馬店上古的伏羲畫卦亭,秦王丞相李斯墓,孔子曬書臺,羅成墓,戰國煉鐵遺址,同時還流傳著美麗而古老的傳說。比如有:“中有巨人,盤古是名,神斧鏗鏘,去、劈開陰陽?!钡谋P古開天劈地的傳說,和“本是仙境兩彩蝶,彩翼高揚氣若連。”的梁祝化蝶傳說,都給駐馬店這個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好了,話說到此,我們也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了,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跟我下車,我們的車牌號是豫A10086,導游旗是藍色的,讓我們一起出發來探尋美麗而又風情萬種的駐馬店市吧!
朋友們我們今天的第一站是駐馬店市的溫州步行街,很早以前聽人說初到一座城市,便先尋覓這座城市的步行街,很早以前聽人說初到一座城市,便先尋覓這座城市的步行街,步行街對一座城市的意義已遠遠不知是商店林立的購物街那般簡單,它更可以是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的生動體現,縱是多麼喧囂的人潮也無法將之掩蓋。一座城市的個性也往往通過步行街展現出來,當我們聽著潺潺流淌的古箏曲《梁?!肪旁戮湃諔浬綎|兄弟,是否頃刻間把剛來時的疲憊消散殆盡,也為我們以后的旅程奠下基調,就讓我們在這條步行街中來體驗一個優雅、厚重和一個延續了千年的駐馬店風情吧?,F在呢大家看到這家店鋪前面有一首詩“每逢佳節倍思親”。大家知道這是描寫什么節日的嗎?大家都應該知道唐代詩人王維有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描寫重陽節感懷的,而重陽節的發源地就是在駐馬店,不得不讓我們引發感慨。
好了,看看這家店鋪里的麥草畫由不得你不震撼,麥草畫是我們駐馬店最有名的民間藝術被人們視為祈福迎祥的象征,并且已經申請了世界遺產名錄。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麥草畫的制作過程呢?它是將麥稈經過:熏、蒸、漂、刮、推、燙以及剪、刻、編、燴等多道工藝,以麥稈本身的光澤、紋彩、質感,一般不著色,根據需要進行裁剪和粘貼而成,給人以古樸自然高貴典雅之美。麥草畫被文化部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并且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常言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不僅令我們頓生幾分豪情。我們駐馬店麥稈畫種類齊全,掛式、座式、臥式大中小型種類齊全,是您居家必備和裝飾家居擺飾以及贈送親朋好友的極其珍貴的工藝品。如果有文藝興趣的朋友們,不妨收藏一幅我們駐馬店這永恒的驕傲。
駐馬店孕育了淳樸的風俗人情,每每我們看到農貿市場上早早而來的三兩農民帶著新鮮初摘的蔬菜。更有趣的是,有的攤子面前竟然沒人,只寫著“蔬菜兩元一把,錢投進竹筐里即可。”朋友們,這種古樸淳厚的確令人向往。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體驗一下,這信任產生的美好感覺,無疑會使您的旅途更加愉快。
好啦,朋友們,今天的講解詞就到此為止了,大家回去好好休息,養足精神,我們駐馬店還有更多好玩的地方等著你們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