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道德講堂主持詞
暖場音樂:《好人就在身邊》
正式開講:播放三聲鐘聲·流水聲音樂。主持人上場。
(1)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單位)道德講堂!
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道德禮貌傳播志愿者--,這天的道德講堂由我來主持。
道德講堂,是一個靜心、洗心、養心的心靈驛站,是一個長好心、當好人、有好報、得吉祥的神圣地方,到那里就是來長好心的。長好心做好人,好人有好報,會給家人帶來平安、吉祥。長好心得真心實意,請大家自我反省,“三問”自己:自己的心好不好?自己的心偏不偏?自己的心壞沒壞?(此處“三問”請根據不同的講堂類型、不同的聽眾進行提問,或者也能夠生活化些,比如問:想一想做人做事“心誠不誠、情真不真、行正不正”等等。提問時需留給聽眾必須的時間思考,主持人提問時聲音需拖長)
讓我們一齊聆聽道德故事,沐浴道德陽光,感悟道德力量,讓心靈在道德講堂凈化,讓好心在道德講堂滋長,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
下面,我們進入長好心的第一個環節:【唱歌曲】。
請全體起立,讓我們同唱《公民道德歌》。
(2)(歌畢,請坐下)
下面,我們進入長好心的第二個環節:【學模范】。請看大屏幕,播放---道德短片。
讓我們用心來傾聽他們的感人故事。有請我們的宣講員---為大家講述。掌聲有請。
(講述凡人善舉故事,需真實動人)
(3)留意身邊的故事,平凡之中見真情,細微之處顯真愛,用心收獲感動,用情傳遞感激,用行回報感恩。
下面,我們進入長好心的第三個環節:【誦經典】。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經典,作為傳承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重要載體,既有文化積累、智慧啟蒙的作用,又有規范言行、培養人格的功能。
下面,讓我們一齊來誦讀《--》中的一段節選。首先請大家跟著我一齊來大聲誦讀一遍。
(可加入經典解讀,可包括講道德對人心變善的好處以及原理等資料)
《--》所講述的資料,是我們每個人都就應遵守的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側。這天我們重溫《--》,就是要弘揚傳統美德,從日常最基本的言行舉止開始,從點滴做起,學做人,學做事。
再次請大家跟著我一齊來大聲誦讀一遍。(加深印象)
(4)下面,我們進入長好心的第四個環節:【發善心】。
道德歌曲平靜我們的心靈,經典語錄凈化我們的心靈,先進事跡觸動我們的心靈,相信經過這樣靜心、洗心、養心、長好心的過程,大家必須有所感悟,下面,我們來進行一下互動,聽聽大家此時內心的道德感悟。有哪位朋友愿意和我們分享一下,請舉手示意。
(主持人要啟發聽眾踴躍發言,發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簡短談一談今后打算怎樣做。每人1、2句話,語言平實、資料貼切即可。)
十分感謝各位朋友的分享,同樣也十分感謝大家的傾聽。相信在座各位必須還有所思所感,在您的座位旁放有一張明信片,請您把您的感悟您的祝福寫下,讓我們幫您把它傳遞出去,讓您的感悟和祝福與他人分享。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朋友們,讓我們一齊踐行我們的道德感悟,用心收獲感動,用情傳遞感激,用行回報感恩,讓我們大家在這天的道德講堂說出我們的善愿,“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請大家跟我大聲說:“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或者是做一個勤勞的常州人,做一個善良的常州人)
的善念莫過于最小的善行,那我們就從此刻開始,從小事做起。我們倡議:獻出我們的愛心真情,盡自己的潛力,關心身邊需要關心的人,做些我們就應、能夠做的事。“做一個勤勞的常州人,做一個善良的常州人,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
(5)道德講堂長好心的最后一個環節:【送吉祥】。
[加入勸善詞]:俗話說的好,與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與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我們要與人為善,看到別人有一點善心,我們就幫他,使他善心增長;別人作善事,力量不夠,做不成功,我們就幫他,讓他做成功。其實,幫忙別人,也是快樂自己,在幫忙他人行善積德的過程中,使自己功德-、修成正果。人生在世,渺渺天地間,也就一百年,只有多結善緣,才能行道正遠,修心向善沒有早、也沒有晚,積累功德,也不分善事的大小,力量的強弱,只要我們盡心盡力,再大的事我們也坦然地去做,再小的事我們也樂意去做。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我們在道德講堂學好人,長好心,在社會上當好人,做好事。好心人平安,厚德者吉祥!
最后,我們準備了一份小小的禮物送給大家,請大家領取吉祥物,依次在“德”字牌前鞠躬。
(贈送道德講堂紀念品或吉祥卡等,播放背景音樂)
本次道德講堂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衷心地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如果您還有什么心結,能夠留下來單獨和主持人繼續交流,謝謝大家!
2023道德講堂主持詞篇2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同事:
大家好!
歡迎您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道德講堂”。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大家知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更加多樣化。根據中央文明辦要求及市文明委的統一部署,為了主動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大力弘揚中華民族道德力量,按照“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今天我們在這里開設道德講堂,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教身邊人”的形式,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講一講我們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這些故事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所以更加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從而為中心營造出“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風氣,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
首先,讓我們進入今天道德講堂的第一個環節,由口腔科黃-帶來一首歌曲《我的中國心》。
下面,讓我們歡迎放射科李--為大家演講,題目是《弘揚醫德醫風譜寫和諧樂章》
第三個環節,請大家欣賞《道德建設先進人物事跡短片》
很平凡、很樸實,又很讓人感動的片子,--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王--,她二--年如一日,始終為病人著想,“讓病人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用自己全心全意為患者做好醫療服務的職業信念,贏得了病人的愛戴和同仁的尊重。
接下來我們就進行互動交流環節。
“有這樣一個醫生”觀影心得。
今天現場的互動就進行到這里,因為時間關系很多同志不能現場表達。沒有關系,我相信在接下來的道德講堂中,一定會有更多人有所感悟、有所表達。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我們的道德講堂是屬于大家的講堂,真誠地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這是我們這個千年文明古國所積淀下來的道德古訓,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讓我們大家都來做文明的傳播者,道德的播種人。在這里我也衷心的祝福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本期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衷心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大家,再見!
2023道德講堂主持詞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中國五千年古老禮貌博大精深,孝敬父母,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當今的我們更就應做到“行孝之舉,踐于當下”。
歡迎來到學院“道德講堂”!我是主持人。
引子:
“道德講堂”是依靠群眾自我提升的一個載體,我們舉辦“道德講堂”,就是要倡導和動員大家經常的走進來,在那里把心洗一洗,把心上臟的東西洗下去,持續一顆紅心,應對他人、應對社會。這天我們匯聚一堂,談論“善、誠、孝、強”,找尋一座生活中的燈塔。
這天的“道德講堂”一共分為五個環節:唱歌曲、學模范、誦經典、發善心和送吉祥。
1.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唱歌曲”。(3分鐘)
請大家起立,齊唱《公民道德歌》。(放音樂)
好謝謝大家大家請坐。
2.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學模范”。
她是一個文文弱弱的小女孩,她的經歷曲折心酸,五歲那年,爸爸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媽媽將她送給別人領養,不久媽媽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她還沒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養母三年后癱瘓在床,養父不負生活壓力,一走了之。她就是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孟佩杰。大家請看短片:
分享過感動中國的人物,讓我們再回頭尋找我們中身邊的故事:有請分享他的故事。
感謝侯亞楠同學分享,其實我們身邊一向都不缺少感動,只是我們沒有仔細聆聽罷了。我相信,如今的我們,更就應做到行孝之舉,踐于當下。
3.看完短片,分享過了故事,接下來。讓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誦經典”(8分鐘)。
請看屏幕:我們此刻看到的是從《-規》中入則孝所選取的資料。請在場老師,同學和我一齊誦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我期望同學們重讀過經典以后,能對孝有著更深的感悟,
經典需要反復品讀,經典需要用心感悟,經典需要世代傳承。
4.在讀了經典、看了短片、聽了故事之后,相信大家必須有許多感想、感悟,下面進入第四個環節“發善心”,下面我來請幾位聽眾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這天的道德感悟。
首先有請藝術與設計學院黨總支楊副書記談談這天的道德感悟………謝謝楊書記的分享請坐,我們必須要謹記楊書記對我們的諄諄教導。從而更好的弘揚民族精神,傳遞中國力量。
下面請幾位學生代表談一談……
好,老師和同學們講的十分真切,期望大家都能夠從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2分鐘)
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從而踐行道德,這是我們開辦“道德講堂”的根本宗旨。真誠地期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讓我們從此刻開始:學習模范、爭做模范、應對生活多一份愛心、多一份關心、多一個微笑、多一些問候、多一點理解、多一份擔當、多一份職責。
5.同學們,讓我們從這天做起,讓我們一齊努力,共同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溫暖的愛的陽光最后,進入這天“道德講堂”的最后一個環節“送吉祥”。
(5分鐘)
請各位領導、老師、學生代表向在場同學贈送能量卡片,請各位同學依次離場。請同學不要著急.各位領導、老師、學生代表,會在門口依次發放。
2023道德講堂主持詞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社區居民、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來到如意社區道德講堂,在活動開始之前,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他們是:
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開講之前,我們來有請市委宣傳部 為如意社區頒發道德講堂牌匾。有請如意社區 上臺前接受牌匾。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吳書記!同時祝賀如意社區道德講堂正式開講!
道德講堂,講述身邊人的道德故事,今天我們來到曙光學校,與老師同學們一同分享,我是主持人白曉艷。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國家豐厚的文化寶藏之一,數千年來,它一直是華夏兒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們的道德講堂正是以此為主要內容,通過群眾身邊看得見、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宣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和孝老親愛的道德品質。我們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說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不斷提升市民道德素養,構建崇德尚善的社會氛圍。 今天的道德講堂共設有5個環節:唱一首歌曲,誦一段經典,看一段短片,講一個故事,談一番感悟。
一、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唱一首歌曲。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如意社區愛心合唱團的叔叔阿姨們與我們一同合唱《感恩的心》。
請全體起立!
讓我們再次把掌聲獻給愛心合唱團的叔叔阿姨們,謝謝他們的傾情演唱,同時也謝謝大家,請坐!
二、現在讓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誦一段經典。請大家一起來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學習一段道德經典,這是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里的一段。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一段道德經大致的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選擇的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有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恪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時,也就沒有怨咎。
在這段道德經里我們看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善”字,老子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介紹了善之人應具備的品格。這是值得我們仔細品析的。 下面呢,就請大家和我一起來誦讀: “上善若水。。。。。。” 好,謝謝大家!
三、現在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看一段短片。
通過這個短片,我們看到鄧麗老師,他們沒有驚天的壯舉,卻有著感人的品行,沒有非凡的事跡,卻有著偉大的情懷。那么同樣,在曙光學校也有著像鄧麗老師一樣偉大的老師,他們,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四、下面有請曙光學校周當兵老師,講述他的故事! 請大家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周當兵老師的真情講述。同時也把掌聲獻給曙光學校。“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者念其師”,老師永遠是我們崇敬的對象,永遠是我們需要感謝的恩人。
五、唱了一首歌,誦了一段經典,看了一段短片,聽了一個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觸,接下來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談一番感悟,聽聽大家此時內心的道德感悟是什么。有誰愿意和我們分享一下, 請舉手示意!
好的,謝謝大家,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現場交流環節就到這里,非常感謝大家的發言。
接下來有請曙光學校校長高景宏老師發表他的道德感悟!掌聲有請! 感謝高校長的精彩發言!
下面有請新城區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 致辭!掌聲有請! 好,再次感謝 ( )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真誠地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 我們的社區道德講堂是屬于大家的講堂,講述的是我們身邊人的道德故事,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夠通過道德講堂,感悟道德,洗滌心靈,從而踐行道德,這也是我們開設道德講堂的根本宗旨。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這是我們千年文明所積淀下來的道德古訓。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報。道德講堂衷心的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本次道德講堂到這里就全部結束了,衷心的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大家!
2023道德講堂主持詞篇5
同學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道德講堂。道德講堂,講述的是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從小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今天,我們“道德講堂”的主題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課件出示)。一共有7個環節:唱首歌、看短片、頌經典、講故事、談感想、行善舉、送吉祥。(課件出示:浪費糧食的圖片。)同學們,看到這樣的畫面,你們聽到了碗里的什么在呼喚呀?
(一) 唱《憫農》憫農
作詞:李紳 作曲:孟慶華
演唱:小蓓蕾組合
鋤禾日當午 唉...喲....
汗滴禾下土 唉...喲....
誰知盤中餐 唉...喲....
粒粒皆辛苦 唉...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喲
粒粒皆辛苦
鋤禾日當午 唉...喲....
汗滴禾下土 唉...喲....
是的,我們應該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有這么一首歌時常在我們耳邊響起,讓我們一起起立來唱響——《憫農》。
(前面兩行的同學吹陶笛,課件播放“糧食怎么來的圖片”,并配上伴奏。)
(二)看短片
(請坐)同學們,今天我們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裝、背起書包高高興興地到學校里學習,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很幸福。或許一粒米,一滴水,對我們來說并不意味著什么?但是對于影片中的人,卻意味著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思考,來看一段短片:
(播放短片)
此時此刻,同學們的心情怎么樣,有什么想說的?……
一粒米、一滴水對于影片中的人或許就是生命的延續,為此,有的同學還給我們算出了一筆令人驚訝的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請:容愛和卓利)(播放課件)
聽了他們的計算,你們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我們感受到的是:當“一粒米、一滴水”得以聚集和累加時,那將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據!
(三)誦經典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正是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為我們開創了幸福的生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同學們搜集到并用自己的書法作品呈現的關于勤儉節約的名言警句。
(四)講故事
沒有昨天的節約,就沒有今天的富裕;沒有今天對勤儉節約的繼承和發揚,也將不會有祖國明天的更加繁榮和富強。
請聽勤儉節約的故事:
(故事一:周總理的睡衣
(五)談感想
聽了他們勤儉節約的故事,你們覺得自己在水、電、糧食等各方面該怎么做到更節約?
聽,我們的一個學習伙伴,它也要談談自己的心聲:
(課件出示,鏈接音頻文件:《鉛筆的嘆息》:我是一支普通的鉛筆。生在森林野山,長在工廠車間;為同學們服務,咱心甘情愿。誰知主人無聊,削鉛筆當作好玩。五毛錢一支鉛筆,幾分鐘剩下半段。隨手又被主人扔進垃圾里。如此浪費現象,實在令人心酸。)
聽了鉛筆的傷心事,你們有什么感想?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談自己在學習用具上有哪些浪費現象,該怎樣做更節儉?
(六)行善舉
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為自覺節約的小公民,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責任:形成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課前我們的同學變廢為寶,下面有請代表們上臺展示介紹。
(上臺展示墻上飾品、儲蓄罐、筆筒,或舊報紙做成的環保衣服等)
(七)送吉祥
同學們,看到這些作品,我們更加感受到的是:節約還是一種智慧!其他同學也動手通過變廢為寶制作了一份小禮物和一張節約金點子的小卡片想贈給自己的好朋友,傳遞一種節約,送出一份倡議!
(請同學們起立,互贈禮物,贈完之后回到座位上做好。播放“勤儉節約歌”。)
同學們,有這么一首勤儉節約歌,歌詞里有這么一句“勤儉節約是咱們的傳家寶”,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在行動中更好地領悟與傳承!今天,我們五年3班的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衷心祝愿同學們: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2023道德講堂主持詞篇6
同學們,下午好!
歡迎來到前埔南區小學道德講堂。道德講堂是中央文明辦在全國推廣、旨在提升道德素養的重點活動。道德講堂是一個讓人長好心的地方,只有長好心,才能做好人,只有做好人,才能有好報。所以,這是一個送平安、送吉祥的地方。我們用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讓身邊的事教身邊的人,用這些善良的人和事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從小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今天,我們道德講堂的主題是:傳承孝道,學會感恩。一共有七個環節:唱首歌、看短片、誦經典、講故事、談感想、送吉祥、行善舉。
一、唱首歌
同學們,我們的一生中值得我們感恩的人和事有許多許多,但我們最應該感恩的是我們的父母。是他們賜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活的能力。感恩父母,感謝有你,讓我們一起唱響《感恩的心》。
(全體起立。前面一排學生帶領唱并且比手語,其他同學跟著比手語唱歌)
謝謝孩子們,請坐。
二、 看短片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說起孝敬父母,我國山西師范大學,就有這樣一位女學生,從她8歲起,照顧癱瘓在床的養母整整12年。如今她上大學了,不放心母親的她,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她的道德短片。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的心里一定跟我一樣,為孟佩杰同學的行為感動著。面對家里突如其來的災難,年僅8歲的她扛起了家庭的重擔。8歲,8歲的我們還在父母懷里撒嬌,還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8歲的孟佩杰卻要起早貪黑買菜做飯,替養母洗漱梳頭、換洗尿布、抹藥復健。她12年如一日地照料養母,任勞任怨,不離不棄。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這位孝敬父母的最美女孩致敬。
三、 誦經典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弟子規》開篇就講到了孝,下面就讓我們伴著優美的旋律一起吟誦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謝謝同學們,請坐。其實孝順并不難,它在我們生活的點滴中。就像弟子規中寫到的,父母叫喚我們,我們及時地答應,這就是孝順;每天早晨向父母問聲早安,這也是孝順;對父母說話的態度要溫和,這都是孝順。老師相信,我們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
四、 講故事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廈門,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孝敬父母的美德少年。下面就請黃維佳同學為我們講述一段真實的故事。
五、 談感想
謝謝維佳同學的真情講述。聽了孟佩杰和涂馨予同學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觸,許多的心里話。那就讓我們打開心扉,問問自己,和他們相比,你在對待父母和長輩時有過愧疚嗎?以后你會如何做到孝順父母孝敬長輩?又或者你有做得好的地方嗎?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請舉手。
六、 送吉祥
雖然我們和孟佩杰、涂馨予同學的家庭情況不同,但是我們孝順父母和長輩的心意是相同的。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個擁抱,這些都是孝順父母。接下來,胡副校長將為我們每位同學送上一份神秘禮物,并帶來他對我們殷切的期盼和美好的祝福,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上胡副校長。
胡:謝謝任老師,謝謝孩子們,剛才在臺下,聽了這堂課我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動的,這里我只想送給孩子們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孝敬父母。希望每個同學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你身邊的每一個機會,去感恩你的父母和長輩。下面我將給每個孩子送上一張小書簽,希望這張小書簽能勉勵在座的每個同學,成為一個講道德、傳播道德、實踐道德的南小人。
七、 行善舉
謝謝,謝謝胡副校長的祝福。是的,孝敬父母不能等。現在就讓我們行動起來,感恩父母吧。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剛才校長送的書簽,正面是一句道德警語,在書簽的背面,還有一件你能為父母做的小事。如果你做到了,就請你在上面簽名,并與其他同學交流交流,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傳承孝道,學會感恩的`行列中來,讓 孝字深植每個南小人的心中。
今天,我們四年( 8 )班的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衷心祝愿同學們: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最后,請同學們伴著《讓愛傳出去》的歌聲,依次上臺領取書簽,并且從前門離開。
2023道德講堂主持詞篇7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桂林市東江小學班級道德講堂!我們的道德講堂講述的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這些身邊人,身邊事能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實踐道德,從而營造出“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風氣, 這也是我們開設道德講堂的宗旨。
這節道德講堂主題是------《百善孝為先》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孝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做人的責任,是立身的根本,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
我們今天道德講堂一共有這樣六個環節: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講一個故事、談一番感悟、誦一段經典、做一個承諾六個環節。下面我們就進入第一個環節:唱一首歌曲.
一、唱一首歌曲
請全體同學一起演唱《公民道德歌》。
二、看一部短片
經典需要反復品讀,經典需要用心感悟,經典需要世代傳承。有這樣一些可愛的少年,他們的身上具有高尚的美德,他們的一言一行更是對傳統道德經典進行了現代的詮釋。他們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請觀看《最美孝心少年》短片。
三、講一個故事
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應尊重父母、家里的長輩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不至于行差踏錯而使他們蒙羞,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表現。所謂“百行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有請宣講員為我們講述《二十四孝》當中的故事。
四、談一番感悟
看了短片、聽了故事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想、感悟,下面請同學們談一談感受。
五、誦一段經典
我們誦讀圣賢經典,聆聽先哲教誨.讓我們一起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和無私的愛; 感謝老師給了我們知識和看世界的眼睛;感謝朋友給了我們友誼和支持。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是《弟子規》讓我們知道感恩,學會做人。下面請全體同學誦讀《弟子規》。
領讀《弟子規》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意思是說: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 ,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里。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并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意思是說: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涼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傍晚回來了,也一定要向父母親問安 。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對于所從事的事情,不隨便改變 。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意思是說:父母親愛護子女,子女能孝順父母親,那是極其天然的事,這樣的孝順又有什么困難呢?如果父母親討厭我們,卻還能夠用心盡孝,那才算得是難能可貴。一般人總認為,父母要對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義務,這和菜市場的討價還價有什么兩樣呢?
《弟子規》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可不是有性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喲。現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出這么好的言行舉止,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六、做一個承諾
通過參加今天的活動,請大家跟我一起,許下一個道德承諾。讓我們用真誠的心情,一起大聲誦讀:“做一個勤勞善良的桂林人,做一個文明有禮的桂林人”,以作共勉。
讓我們再銘記一段道德格言:“存好心 做好事 當好人 有好報”。 (誦讀完畢)
“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吧!一起努力,把孝心帶回家,把溫暖帶回家,做最美的孝心少年!
2023道德講堂主持詞篇8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歡迎來到“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 蘇格拉底說過:“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國家豐厚的文化寶藏之一。數千年來,它一直是華夏兒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們的道德講堂正是以此為主要內容,通過身邊人的故事,講述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通過身邊看得見、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宣傳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和孝老愛親的道德品質。我們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說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不斷提升道德素養,構建崇德尚善的社會氛圍,弘揚敬奉賢人的社會風氣。
我們今天的道德講堂有七個環節: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講兩個故事、談一番感悟、做一個承諾、送一份愛心
一、唱一首歌曲
首先讓我們進入今天道德講堂的第一個環節“唱一首歌曲”。大家一起來唱《公民道德歌》。請大家起立,請工作人員放音樂。(大屏幕播放) 謝謝大家。請坐。
二、啟動儀式
著名哲學家康德說過,“世界上有兩種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道德講堂是進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得到了中央文明辦的高度重視,現正在我區全面推廣。
今天,參加我們道德講堂活動的有奉浦社區領導、奉浦社區辦各科室、各村居委的有關領導也來參加我們的道德講堂活動。有請奉浦社區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刁大慶為大家講話。
三、看一段短片
接下來,我們進入“看一部短片”的環節。他是七寶中學一位普通的老師,擔任了10年新疆班的班主任,學生們親切地稱他為“上海爸爸“,10年來他多次遠赴新疆進行家訪,走遍了新疆近100個縣和市。于是,他的故事被一群大學生拍攝成了一部微電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他的《承諾》。
這樣的忠誠承諾,不僅讓所有人感動,也應該成為我們所有教師學習的楷模。
四、講兩個故事
1、在我們學校的教師隊伍中,也處處涌現出感人的好人好事,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了良好的職業道德,詮釋了優秀教師的內涵。現在有請區十佳師德標兵張曉燕老師來講講她的故事。
點評:她是“最美”的新娘,婚禮當天還在給準備公開課的徒弟磨課。她是“最美”的媽媽,她將一位母親的愛都給予了畢業班的孩子們。她也是“最美”的老師,用她的“全心全意”關心著身邊的同事。她是區十佳師德標兵,更是我們身邊的道德模范,學習的榜樣。 2、接下來,請上海市園丁獎獲得者王冬歡老師來講述她的故事。
點評:身為年級組長,她任勞任怨,帶領團隊勇奪第一;身為學科教師,她愛生如子,把班中的每個孩子時刻掛在心上;作為學校紅讀教師,她虛心好學,創新實干,成績斐然。她用自己的真誠與努力,無愧于上海市園丁獎的光榮稱號。
五、談一番感悟
我們看了一部短片,聽了兩位老師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想,讓我們來進行一下互動,請大家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 (邀請校長、語、數、英組長等進行點評。)
背景:教師格言。PPT滾動播出。 謝謝大家的精彩點評。
六、做一個承諾
“每個人都有一扇‘道德心門”, 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核心的“小善小德”,激發著每個人“仰望星空”的渴望,成為人們勵志追求的人生新高度。樣就在身邊,平凡彰顯偉大,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堅定理想信念,勇于創新,在平凡的崗位上正氣實干。
接下來,有請汪書記領讀教師誓詞,請全體教師起立宣誓,舉起右手。 (打在PPT上)
我宣誓,忠誠人民教育事業,依法履行教師職責;為人師表,敬業愛生;嚴謹治學,修身立德;啟智求真,恪守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注重創新發展;為科教興國,上下求索;為民族復興,廣育英才!
七、送一份愛心
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從而踐行道德,這是我們開設道德講堂的根本宗旨。讓我們進入第七個環節“送一份愛心“,請諸艷玲老師宣讀倡議書。 下面進行教師捐款。(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結束語:
道德講堂作為一個崇德揚善的平臺,每一期的主人公都能帶給我們靈魂的觸動。他們大多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平凡人,但是他們卻在平凡的崗位中樹立了不平凡的形象,實現了人生的自我價值。今天,七寶中學的姚成平老師和身邊的`張曉燕、王冬歡兩位老師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們所有人。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真誠的希望今天走進道德講堂的每個人,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在平凡的工作中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實踐者和受益者,以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人民教師的崇高形象,為培育下一代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 ,我們本期的道德講堂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參與